jinliufu

    從事營銷已經10余年了。從業務員開始,一直做到今天,從懵懂到有一些感悟,經過了很多的酸甜苦辣和痛苦掙扎,幾度遇到瓶頸,也有幾次感覺實在堅持不下去了。但只要咬牙挺過去,其實并沒有想象的難,也并不是扛不住了,相反,每一次挺過去,對自己的心理和能力的鍛煉,都是一次質的飛躍。

    剛剛進入營銷的領域的頭幾年,是真正的快樂的幾年。我想,對大部分人都是這樣,沒有太大的目標,隱約有一個模糊的目標,沒有太大的壓力,也沒有一定要做成什么的現實壓力。這幾年,工作踏實,沒有各種應酬和不良習慣,剛從學校出來,喜歡看書,學習,也習慣交流,不斷的努力鍛煉自己,也不會抱怨不公平。

    對我來說,這幾年,基本學到了銷售的大部分的知識,而自己對銷售的工作也非常滿意,不論是待遇,環境,還是市場,都很滿意?梢哉f,這可以說是我營銷生涯中*快樂、*幸福的幾年。

    沒有很高的要求,沒有大的欲望,兢兢業業地做著,也許這是*幸福的狀態。

    之后就會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進入到職業的倦怠期,對什么都提不起興趣;一種是發奮圖強,步步高升。前者的幸福感逐年下降,后者也好不到哪里去。在一路的狂奔中,失去了很多看風景和體驗風景的機會。

    聽到“幸福”二字,想到這樣幾個畫面:

    1、兄弟國朝鮮的少年兒童“幸福”的生活著。“*上沒有什么值得我們羨慕的”——Discovery拍攝的一段朝鮮紀錄片。這句話是一個朝鮮兒童游樂園門口的標語。小孩子從小就對這句話深信不疑,他們是不幸還是幸福呢,你說得清楚嗎?

    2、國內經濟增長每年都在7-10%,國家富強了,人民窮了,越工作越買不起房子,不但活不了,也死不起,墓地跟房價一樣貴了,簡直是絕望;

    3、印度,我們從來看不起他,窮啊,而且打仗水平也不行,幾天,被解放軍打到首都了,可是人家實行了免費醫療;他們在大城市周圍有很多平民窟,我們的大城市里有很多的城市管理者;

    4、國美的暴力、槍擊事件太多了,那里的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吧,可惜,官員們、大腕們的子女和自己都移民了,爭先恐后拿綠卡。

    5、《當幸福來敲門》這部電影,這可能是很多營銷人要經歷的某些場景,當然不會那么有戲劇性。

    白巖松說:幸福了嗎?是啊,營銷人,你幸福了嗎?幸福是好,但千萬不要“被幸福”。

    *近幾年,中國的經濟發展了,生活水平也提高了,但不知道為什么生活質量和水準卻在下降,特別明顯的是:大家覺得幸福感在下降。這是非?膳碌氖虑,缺衣少食剛剛離開我們,在效率就是生命的三十年,中國積累經濟的高速發展、財富迅速積累,但為什么我們反而不幸福了呢?

    這當然是一個很大的社會問題,單個人不可能解決的了。高物價、高房價,先富起來的人“掠奪”了大部分人的財富和資源,腐敗。

    但還是要活下去啊,余華的《活著》90年代被張藝謀改編成電影,你有福貴慘嗎?人活著為了什么?如果硬要說有什么意義,那或者本身就是一種意義,一種幾乎偉大的意義。

#1樓
發帖時間:2011-11-30   |   查看數:   |   回復數: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