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q0001

金融危機下玉器收藏市場的走勢分析

 

金融危機對藝術市場的影響并非僅限于在08秋拍有所體現,早在08年初即已初露端倪,特別是在玉器收藏版塊上,表現得更為明顯。為了*面呈現受金融危機影 響下的玉器收藏市場,分析未來的市場走向,給玉器收藏者提供有價值的投藏建議,我刊特約請著名市場評論人,玉器收藏家徐文寧先生撰文一篇,以令藏家得享真知。



    2008
春拍,各家拍賣公司玉器拍賣成績大致在50-68%上下,如香港佳士得2008春拍玉器成交58%,中國嘉德瓷器玉器工藝品專場中,其中玉器19 件,成交14件,基本價都在2-10萬元之間,實際成交率為74%。中鴻信2008年春拍玉器 翡翠專場成交率在53%,北京華辰2008年春拍瓷器玉器專場,其中玉器38件,成交19件,相對專場的總成交率34%來說,50%的實際成交已經非常不 錯。盡管許多明清玉就在起拍價附近成交。但不少戰國漢代以前的古玉,卻以非常可喜的成交價,獲得市場追捧。

    2008
春拍相比2007年的玉器拍賣,精品優勢不足,而總體規模和成交水平卻有所相當。究其原因是受今年8月奧運會的經濟刺激,是在股市不斷創出新低, 市場尋求新型投資熱點的氛圍中,不少拍賣公司一改往年輕春拍重秋拍的工作安排。縮短了征集時間,給春拍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加大了傳統門類的挖掘,增加 了不少專場,引起了市場不少收藏群體以外的人群關注。此階段進入玉器拍賣的資金,受拍賣市場品牌效應推動,和奧運金鑲玉禮品經濟的拉動,遠比其他門類有了 一定幅度的提升。

    但,2008年春拍之后的玉器收藏市場,卻持續走出了下降的趨勢,從一些地方的玉器拍賣專場成交情況看,一般只能維持在30-42%的實際拍賣成交交割均 值上。周邊的藝術品拍賣頹廢形勢,對我國的藝術品拍賣市場形成了寒秋蕭索的不良影響。各類拍賣成交率和現場竟價熱度,遭到很大程度上的情緒化壓制。許多人 持觀望態度,慎重舉拍現象普遍。往年一些玉商囤積的玉器,因本企業資金鏈的需求,加大了獲利回吐的速度。比如去年秋拍能叫5萬的玉佩,也在圈內以3萬元叫 價,以近似成本價完成轉讓。網上的交易和店家內的交流,也明顯出現價格下滑的跡象。一些地方的玉器專場,出現成交率上不去,主打精品玉器流拍增多,玉器收 藏投資賺錢效應明顯減退,成交金額與成交量的比值,相對往年好年景,出現大幅萎縮,

   
不過,股市連續十多個月的一路大幅下滑,受近期政府4萬億經濟刺激方案的影響,開始回升。玉器收藏的熱度也似乎有點回暖。一些地方的玉器拍賣專場近期成交 情況,出現比年中持續維持在41%的玉器拍賣成交均值,上漲了約5%的可喜現象。但市場為收藏群體準備的大餐和收藏投資熱情的持續低落,其中的背離現象, 很難轉變玉器收藏熱度的下滑趨勢。市場流向藝術品市場的熱錢大幅縮水,必然導致玉器投資萎縮。收藏投資出現?景氣,也是經濟滯漲的一種必然反映。因此一些 地區的暫時回暖現象,尚不能代表大趨勢的奠定。

    2008
年**都低估了美國次貸危機對本土經濟的影響。中國經濟在上半年的水災、冰雪、地震等自然災害的影響下,接連幾個月的股市暴跌,并沒有修改政府 當時的金融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顯露出各國政府當時對美國次貸危機的不斷擴展和惡化的認識程度嚴重不足,甚至沒有意識到它會引發一場*災難性的金融危機。 到現在為止,*還沒有看到對這個危機的深層次研究,對它產生的原因、它的方方面面的質疑與影響都沒有很好、很多的研究。

   
有可能這個次貸危機還在惡化,人們還顧不過來反思,也許有許多人不愿意否定過去*被認定的價值觀、發展觀和推崇的金融制度。但藝術品市場是否能承接各地財 政刺激經濟的政策力度再度走穩?收藏大軍是否能再次進場接盤”?未來1--3年玉器收藏能否得以實質性回升?對資金短缺藏品在手的人來說,存在著切身利 益急迫兌現的問題。

   
目前我國應對金融危機所采取的積極財政政策和適度放松的貨幣政策,將具有長期的刺激經濟效應,逐步提升藝術品投資者的信心是無庸質疑的。但,短期效應卻不會十分明顯。如果我們按可能出臺的有效預防措施來分析對玉器收藏的影響,筆者認為將會有以下三種發展趨勢:

   
一、貨幣虛擬化帶來的通貨膨脹,使流動性短缺成為影響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矛盾。防止經濟下滑成為我國宏觀調控的當務之急。有人的地方,只要有經濟往來,要 想保增長、防止經濟下滑,藝術品作為禮品經濟的角色就不會變。玉器本不是虛擬的貨幣,無論從和田玉屬稀缺資源,還是玉文化深深烙印在華人的吉祥意識中;玉 佩都比其他藝術品宜于帶在身邊,給人一種富貴吉祥的安慰。即使從財富論的角度看,黃金有價、玉無價,也極具千年財富保值效應。所以,只要流動性短缺問 題得以解決,玉器應該比其他門類收藏品,早先走出低谷。

   
二、穩定股市、樓市是目前政府一再解釋為不是為救市的解決方法。其實它是作為主要矛盾的突破口,得以有效的一種維穩手段。因為股市、樓市長期低迷的結 果,必然是銀行呆賬的增加,如再墨守成規嚴厲執行銀行資金充足率的國際標準,結果就是我國的金融機構破產。次貸的金融危機爆發的直接導火線就在于此。 所以,將兩市的維穩,作為解決中國目前金融困難的措施,是可以期待的。

   
只要股市能有一定的賺錢效應,玉器的收藏就不會沒有熱錢流入。因為就目前的玉器拍賣價位與其他門類藝術品的均價相比,無論從歷史人文價值還是藝術創新價 值,以及資源稀缺等價值觀看,都極具優質性。從傳世品的流傳數量看,也是獨被歷代朝野人士所青睞、傳世永保。所以財富的守恒性,使玉器收藏在當今經濟促增 長的大環境下,客觀具備持續走暖的條件。

   
三、中國的困難在于外貿順差太大、美元作為外匯儲備比重太多。在這次金融危機中,中國的損失主要在于美元貶值后的購買力不斷縮水,和危機后美元作為財富的大幅度縮水。即,中國的主要困難不是沒有錢,而是沒有把錢及時用出去的人的問題。

   
如何解決好用錢的問題,對目前中國的政治經濟體制來說,確實不是件容易而簡單的事情。只有優化了我國的外匯儲備結構,有了科學的檢查我國是否用好了這筆錢 的標準,才有真正意義上的盛世收藏的國民支付能力的內需大幅度提升,和生產力結構相應的優化和生態環境的明顯改善。

   
所以,玉器收藏投資者在經歷過前幾年的興奮、狂熱、沖動之后,需要的是等待和理性的回歸。操作上,建議收藏投資者在短期以謹慎賣出兌現為主。因為本次危機 將給實體經濟造成衰退,且衰退的程度和速度遠遠可能超出預期。對于立足于長期收藏投資的人,應該繼續收藏而減少賣出的行為操作。在藏品淘汰和選擇上,可以 借目前冷市的機會,將一些具有收藏價值的好品象、好品類的玉飾藏入囊中。 

 

#1樓
發帖時間:2012-12-12   |   查看數:   |   回復數: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