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先登錄注冊 發新帖 |
yuxuan
|
青海昆侖玉雖然與新疆和田玉產地上有一定距離,但與新疆和田玉產出地且末、若羌等地,在地質構造背景上有著密切關系。它們都是分布于昆侖山、阿爾金山一帶,由鎂質大理巖與中酸性巖漿巖接觸交代而形成的玉礦。用國際寶玉石測定的方法來鑒定,青海昆侖玉與且末、若羌等地所產出的玉一樣,具有完*符合中國軟玉定名的涵義,是十分難得的玉石資源。 按照國際通用的科學測定方法,*面檢測青海格爾木產的昆侖玉,其主要特征有以下幾點: (一)原料特征。以山料(礦料)為主,少見土料(皮料),偶見仔料。這種狀況與原料所在地的自然環境有關。青海昆侖玉產于周圍草原的淺山丘陵區山體上,缺少水源充足的河流。原料在原地剝落、風化,沒有產生經河流長距離搬運磨蝕的條件。但建造青藏鐵路時,中鐵五局的工人們在挖三岔河大橋地基時,發現過大型籽玉,直徑超過30公斤、100公斤,塊體上有煙青、白、翠等色,像山水畫一樣。說明遠古時期產玉礦區曾有過河流,具備搬運成籽玉的條件。 (二)外觀特征。青海昆侖玉主要有以下品種:白玉,呈灰白——蠟白色,達到“羊脂白”的較少。半透明,多數透明度明顯大于和田白玉,故凝重感不足,缺乏和田玉的潤澤感;青白玉,呈淺灰綠、青灰色或淺黃灰色等,質地細膩均勻,水頭足,較受業內人士歡迎;青玉,青灰——深灰綠色,色調較悶暗,但水頭足、油性好,常優于和田青玉;煙青玉,有灰紫色、煙灰色等,其中被俗稱為紫羅蘭、藕荷玉、烏青色的,為青海軟玉所獨有,頗受重視;翠青玉,淺翠綠色,常附于白玉、青白玉原料中,形成塊狀或夾層,尤以白玉純正的底子上有純正翠色者為珍貴,屬青海軟玉中*受青睞的玉種;糖玉,主要為淺黃褐色,因其色過重或過淺而對玉的觀感影響較大,可利用價值較低;碧玉,深綠色或黑色,質地細膩,顏色純正,潤度較高,已為近年來國內市場所看好。 (三)巖石學特征。青海昆侖玉是一種由微晶透閃石集合體構成的單礦物玉,玉中透閃石含量多數大于99%,雜質礦物極少。它與新疆和田玉的X——射線粉晶衍射測定數據相同。 (四)結晶學特征。青海昆侖玉主要結構有四種:1、顯微葉片變晶結構;2、顯微纖狀變晶結構(俗稱毛氈狀結構);3、顯微纖狀、束狀變晶結構;4、交代殘余結構。其構造以塊狀為主,另有部分玉石呈板狀、片狀、層狀結構。 (五)成份特征。經化學測定,青海昆侖玉與新疆和田玉的化學成份基本相同。其主要成份為硅酸鹽,屬鎂質大理巖與中酸性巖漿巖接觸交代而形成的礦物,與蛇紋巖型玉石相差較大。 (六)物理性特征。青海昆侖玉折射率值為1.60~1.62,平均1.61左右;密度測定值為2.95~2.99g/m2;硬度相當于摩氏5.6~6.0。 (七)特有的“石花”和“水線”特征。通過切片研究,青海昆侖玉中的“石花”、“石腦”、絮狀棉綹主要是含有的粗晶透閃石、白云石、石英等礦物所造成;其“水線”、“水露”則是由條帶狀、脈狀、團塊狀分布的平行排列的透閃石纖維晶體所造成。這種特征從反面看,是昆侖玉的缺點(與和田玉比);而從正面看,則是昆侖玉的優點,是其正宗身份的標志。
#1樓
|
|
發帖時間:2011-10-22 |
查看數:
|
回復數: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