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先登錄注冊 發新帖 |
shequ
|
8月11日,中華老字號傳承創新*掌門人、蘇州子岡珠寶有限公司董事長郭忠華,在子岡珠寶(北京)產品研發中心接受專訪,首次就子岡珠寶品牌*面升級的部分內容,與《寶玉石周刊》主編焦國濤先生進行了深度溝通。
在采訪之前焦國濤先生留意到,2015年10月15日,在中國日報中文網轉載的一篇題為《子岡玉坊獲首批老字號創始時間認證》的報道中,文章的結語提到了“子岡玉坊的品牌形象將*面更新,敬請期待這一老品牌的新氣象”。此次對話的話題由此展開。 焦(焦國濤):這則信息,是不是預示著子岡玉坊轉型子岡珠寶的工作,在兩年前已經啟動?這次轉型的定位是什么?轉型動機是什么?
郭(郭忠華):是的。準確的說,公司在2010年將產品中心遷至北京,并介入玉、鉆、珍珠等鑲嵌產品,就在為轉型試水。 轉型工作于2015年正式啟動。之后,公司為*面升級后的品牌得以順利推出,展開了一系列的工作,其中包括組織、人員、渠道、供應鏈的調整,以及新產品的*力開發。
“以中國傳統文化和玉石元素為魂,以當代消費需求為本”,是子岡珠寶品牌轉型的核心定位,簡單說就是老品牌新面容、由單一供給變成一專多能,從而滿足新生市場與新生需求。談到轉型動機,就一句話“跟上當代人審美與需求的變化”
焦:升級工作的進度與預期相比是否順利?新產品何時面世?
郭:2018年初,*新產品組合即可*部面世。 在較大幅度的改革中,代價與相關利益的沖突也相對較大,從而形成內、外部的阻力在所難免,幸運的是,我們在事前形成了堅定一致的轉型決心,所以推進工作雖有曲折,也走過不少彎路,但總體較為順利。
焦:營銷學中有產品定位越單一,市場行為越有效之說,與子岡品牌轉型*品類是否相悖,您怎么看待這個問題?
郭:單一定位理論,廣泛適用的領域是低價快銷品,而非高價耐用品,更不適用與購買頻次極低的高端(奢侈)品。 中外珠寶品牌中,幾乎找不到單一品類長期興盛的品牌案例,反之,由單一的黃金產品轉型*品類的周大福、老鳳祥等老字號,以及近期上市的周大生和通靈珠寶,一個由鉆石轉型*品類、一個是翡翠轉型*品類,均取得成功。國際珠寶品牌除御木本之外,更沒有固守單一品類的成功案例。 另外,多材質的珠寶組合,事實上也僅是個大珠寶品類而已,并非是多元化經營,于定位理論并不沖突。 試想,今天的愛馬仕、古琦還在堅持生產精美絕倫的起家產品“馬具”,會是什么結果?守舊不等于情懷。
焦:確實如此,大家熟知的德國品牌雙立人,于1731年以刀具起家,如今它在中國百度百科里是這樣闡述它的產品:雙立人擁有超過2000種的不銹鋼刀剪餐具、鍋具、廚房炊具和個人護理用品。開創了摩登廚房理念,帶給人們看得見的完美品質和生活情趣。 然而,成立于1651年的中國剪刀品牌王麻子,因產品單調缺乏創新,于2003年7月21號破產,那時王麻子已經有352年的歷史,令無數國人對其惋惜。
焦:*新的子岡珠寶,在線下渠道營銷上有何新舉措?
郭:我們的渠道策略或將顛覆傳統游戲規則,簡單說有一個點、兩面。 一個基本點是,由過去廠商與經銷商的買賣關系、逐利關系,改成真正的合作、共贏關系。兩個原則分別是,一,不向經銷商收取任何費用作為廠商利潤源,例如品牌使用費、區域管理費等。二是,不向終端渠道轉嫁庫存,避免形成廠商先行獲利,之后,并無心解決經銷商庫存與利潤的平衡問題。 總之是要通過真實的終端銷售獲取利潤,達成合作雙方的共贏。
#1樓
|
|
發帖時間:2017-08-14 |
查看數:
|
回復數: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