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equ

  【導讀】國際珠寶網之珠寶論壇:2015年11月28日,“智慧無限Ⅱ古代玉器展覽”將于保利藝術博物館盛大啟幕。
 
       展覽共遴選出唐至清一百二十余件(套)各時期代表作品,并集結成集。展覽期間,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副院長孫慶偉教授將于12月12日下午2:00在新保利大廈9層保利藝術博物館進行《溫其如玉—中國古代玉文化賞析》專題講座,以饋廣大玉器收藏愛好者。
 
  玉文化及其收藏通貫中國文明史,隨著儒學思想的演進更將玉的美麗與人的美好品德相聯系,從而形成從社會上層到民眾普遍認同的社會意識形態和審美觀。
 
  本次展覽的唐宋元玉器,表現出較強的民俗化傾向,作品表現出人們生活的多個方面,花鳥紋大量出現動物紋飾也更加生動、真實;明清及其后的玉器,器皿中大量出現茶具、餐具、文具、文玩作品,并出現了大量的玉陳設品。
 
  元代白玉春水插屏是金元時期的代表之作,后世對春水玉作頗為推 重,獲得后多作嵌飾,如插屏、掛屏、三鑲如意等,清宮舊藏之中多有此類。金元時期帝王貴族盛行于春天在湖澤水邊狩獵天鵝,時稱“春水”。金代趙秉文曾隨章 宗行“春水圍鵝”之事,其所作《扈從行》中“圣皇歲歲萬機暇,春水圍鵝秋射鹿”一句便是記錄當時情形。據《金史》記載, 金代將有鶻攫天鵝圖案的服飾稱為“春水之飾”,故此類玉器統稱為“春水玉”。其題材雖然大體一致,但每件的內容形式卻絕無重復,充滿了淳樸的山林野趣和濃郁的北國情調,是極具草原游牧民族特色的玉器作品。

#1樓
發帖時間:2015-11-28   |   查看數:   |   回復數:0